公司動態Company News

建銀國際行政總裁胡章宏博士信報發表‘中港兩地金融合作的前景和機遇 ’一文

發佈時間:2009-10-15

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及金融業改革開放步伐加快,中港兩地金融合作日趨深化,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。香港已成為內地企業最主要的海外集資中心,香港的人民幣業務也穩步發展。 2009年,中港金融合作漸趨有突破,例如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安排補充協議(CEPA)的簽訂,中央允許香港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,以及深圳提出深港資本市場深度合作建議等。總理溫家寶提出「進一步發展內地與香港兩個金融體系的互助、互補和互動關係」,為中港兩地金融合作確立了方針、明確了方向。 開拓人民幣業務機遇 中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,但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地位與作用與其經濟實力並不匹配。中國是經濟大國,需要一個規模更大、效率更高並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市場。金融體系的規模、效率與開放程度關係國家的經濟與金融的安全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在國際經濟與金融事務中的發言權。在一國兩制之下,中國擁有內地與香港兩個互補的金融市場,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優勢。 兩地金融體系各具優勢,可以取長補短,合作共贏。內地經濟高速增長、儲蓄率較高、流動性充裕,但融資管道相對狹窄,投資產品種類不甚豐富。香港擁有國際化和高效率的金融平臺,可以作為內地金融改革的試驗場和連接國際金融市場的橋樑。 兩地發展金融合作可以實現共贏,一方面中國可以最短時間縮短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差距,使整體經濟達到平衡和可持續發展。另一方面,內地龐大的市場可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,從而達到紐約和倫敦的水準。 一場金融海嘯使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遭受重創,但也為中國經濟崛起和金融實力提升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。中港兩地應該把握機會進一步深化中港金融合作的互助、互補和互動關係。 中港兩地在金融市場、金融產品、交易所、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,潛力大有可為。 中港兩地金融市場合作的前景可以概括為互補、互通和共建。互補即兩地市場各有側重,功能互補。例如,在發展人民幣業務方面,上海重建立人民幣的內地結算中心,而香港重建立人民幣的離岸結算中心。 互通即加強兩地金融市場的聯繫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例如交易所實行聯機交易以及金融支付系統的聯通。共建即共同構建規模更大、流動性更強、效率更高的金融市場,例如兩地共同開發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和衍生工具市場等。 這裏要特別強調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的機遇,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是大勢所趨。今年,中央已批准香港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,香港也力爭成為人民幣的離岸結算中心。香港作為人民幣可兌換的理想實驗場地,應穩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,包括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。目前,除內地金融機構可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外,滙豐銀行與東亞銀行(023)兩家內地港資法人銀行,已獲准並成功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,近期財政部也在香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。港深滬交易所加強合作隨著香港實施人民幣貿易結算,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將大幅上升,預計日後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數目會更多。香港應加緊研究建立人民幣債券市場,包括交易、結算及託管等具體方面。 出於目前內地資本流動限制及外管制等原因,中港兩地市場對跨境金融產品的需求十分巨大,這一點從A50中國基金(2823)等產品的每天交易量就可以看出。中港兩地可合作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,例如B股和H股在兩地交易所相互掛牌交易,引入跨境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和中國預托證券(CDR)等。發展跨境金融產品一方面可以擴充市場容量,增加兩地交易所的收入,另一方面,也可以減少兩地的套利行為。目前,港股ETF到內地交易所掛牌已成為兩地共識,而且技術上問題不大,只待監管部門的批准。 目前,港交所(388)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交易所,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在全球交易所中的排名也穩步上升。但在很多方面,中港兩地交易所與紐約交易所和倫敦交易所還有不少的差距。近年來,全球主要的交易所對中國潛在上市資源趨之若鶩,積極在內地進行推廣並吸引了一大批中國企業到海外上市,同時全球交易所也出現了並購整合的趨勢。面對全球交易所的整合趨勢和激烈競爭,要成為全球一流的交易所,兩地交易所必須切實加強合作。 港交所已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簽署更緊密合作協定,推動兩地交易所在資訊交流、產品發展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合作。在此基礎上,可探討兩地交易所結成戰略性聯盟,以至互相持股、投資者與投資工具互通等深化協作措施,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,同時也可達到保護國家的經濟與金融安全的戰略目的。 強化兩地人才互動 中港金融機構的合作包括商業銀行、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等方面。自2003年以來,中港金融機構合作取得重要的進展。截至2008年年底,有十四家香港註冊銀行在內地開展業務,共設立約二百家分行或支行。內地的商業銀行、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紛紛在港設立分支機搆,進一步壯大了中資金融機構的實力。 隨著內地銀行業、證券業和保險業的進一步開放,相信兩地金融機構的合作將不斷深化,例如進一步放寬香港註冊商業銀行、保險公司在內地設立分支機搆的限制;進一步拓寬香港註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在內地開展的業務種類;兩地金融機構成立合資公司,合作開發產品,如人民幣債券產品、兩地信用卡產品等。 金融業是知識密集型的行業,金融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競爭。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,在金融人才的規模、結構和經驗水準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。隨兩地金融市場的融合及金融機構之間聯繫的增強,兩地金融人才方面的合作將逐步深入,例如進一步放寬兩地金融人才流動的限制,推動從業資格的互相認可,以及加強金融人才的培訓和交流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由於內地目前還存在資本項目管制,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,香港需要配合內地金融改革的進程及相關政策,按照漸進、可控的原則,制定與內地的金融合作策略。 展望未來,只要中港兩地在金融市場、金融產品、交易所、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五個方面加強合作,兩地金融的互助、互補和互動關係將會繼續深化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進一步鞏固,中國的金融實力也將進一步增強。 建銀國際(控股)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中國高校聯金融協會副主席

總公司地址:香港中環干諾道中3號中國建設銀行大廈12樓
電話:852-3911 8000  傳真:852-2530 1496
版權 © 建銀國際(控股)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使用條款

關注微信公眾號